義民廟研究暨客家運動回顧與展望座談會

 褒忠亭(義民廟)220周年慶系列文化活動

《義民廟研究暨客家運動回顧與展望》座談會

1.   時間:20081227.28(星期六.)

2.   地點:新竹縣新埔鎮褒忠義民廟會議室

3.   指導: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

4.   主辦: 褒忠亭(義民廟)220周年慶籌備委員會

5.   承辦:客家雜誌社

6.   協辦: 客家電視     北視有線電視   客家世界網站

 新客家電台   寶島客家電台   客家雜誌網站

7.   主題一:義民廟研究(主持人: 林光華)

       2008年12月27(星期六)上午9點起

     邀請與談者:邱彥貴、黃榮洛、賴玉玲、張維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范文芳、范明煥、范姜瑞、葉倫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羅烈師、楊鏡汀、林柏燕、黃卓權

 主題二: 客家運動回顧與展望(主持人: 林光華)

       2008年12月28(星期日)上午9點起

    邀請與談者:林一雄、徐青雲、徐正光、徐煥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何來美、邱榮舉、陳石山、劉介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楊長鎮、楊國鑫、黃永達、薛雲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張義品、鍾肇政、鍾春蘭、羅肇錦

       主題三: 客家歷史記憶文化展

 

1980年代台灣新興的各類型社會運動中,不乏大量客家人深度參與甚至主導的運動,例如工運或農運,但這些運動卻很難被視為純粹的「台灣客家運動」,一直要到1987年出現《客家風雲雜誌》,「台灣客家運動」才算真正起步。翌年19881228日的「還我母語運動」更把這個運動推向高峰,它的一項重要特徵是客家知識份子和民間力量的高度結合。新竹新埔義民廟正是此民間力量的重要力量泉源。

19881228客家雜誌前身《客家風雲雜誌》舉辦的「還我母語大遊行」,上萬客家鄉親走上街頭爭取客家語的發言權,這是有史以來客家人第一次上街頭,震撼當時台灣社會與政府當局,促成客家語電視節目的開放,寫下客家社會運動的先頁。

廿年前的「還我母語運動」是典型的街頭群眾運動,它具有強烈的反體制與反政府性格。廿年來,它從單純以爭發取母語發聲權的運動主軸,逐漸把範圍延伸到政治、社會、文化、經濟和學術各層面,時至今日仍影響深遠。

站在客家族群的立場來看,1980年代以來的新興社會運動從「有客家人參與」到「以客家人為主體」的轉折中,「客家」─無疑脫穎而出的成為一個重要訴求,它不但迫使政黨及政府作出諸多回應,也使得自還我母語運動之後的台灣客家呈現多面向的發展。

值此,適逢褒忠亭(義民廟)220周年慶與1228還我母語運動20周年紀念日,褒忠亭(義民廟)220周年慶籌備委員會特於新埔鎮褒忠義民廟舉辦《義民廟研究暨客家運動回顧與展望》座談會,以義民廟研究與客家運動回顧與展望為主題,邀請當年此運動的主要參與者林光華、林一雄、徐正光、邱榮舉、陳子欽、楊長鎮、鍾春蘭、羅肇錦、鍾肇政、張義品與當代老中青客家運動先行者和現場聽眾對談,同時於會場舉辦客家歷史記憶文化展,展出還我母語運動20週年回顧珍貴照片,歡迎關心義民爺與客家前途者熱烈參與。

 

 

(壹) 義民廟研究

(貳)  客家運動的回顧與展望